“中纪委这地方谁查啊?”
“中纪委这地方谁查啊?”反腐大片第二季,中纪委挖出“内鬼”!
注意了!在中国网官微后台回复相关关键词:“补贴”、“房价”、“农转非”…可以看到更多内容!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吗?蒋洁敏、刘铁男、周永康、徐才厚……一大批落马官员都在电视上现身说法,各种讲述各种忏悔,看得观众们那叫一个痛快。
近日,中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又联合推出新作——《打铁还需自身硬》!该专题片分为上、中、下三篇,从1月3日到5日会连续在央视播出。其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全面从严治党,把自己摆进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
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62yuo7o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第一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中,曾查办过薄熙来案、十八大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魏健等人“现身说法”。
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在中纪委机关多个岗位担任过领导职务;但同时,他自己也成为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
魏健的这一反差形象让“好多同志大跌眼镜”。
经调查,魏健涉案总金额达数千万元,向魏健送钱送物的人员达到一百多人,其中既有官员、也有老板,既有同学、也有同乡。此外,魏健为人办事谋利达数十项之多,除了直接利用职务便利,借办案、核查线索谋利之外,他更多的是通过向各地地方官员打招呼来帮人办事,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包括提职晋升、安排工作、司法审判、工程项目等等。
魏健显然深谙其中秘诀:“要搞定领导,他肯定是找对某一级领导能够起到制约作用的这些人。”
记者注意到,魏健曾为商人办事而向落马官员李春城打招呼、求关照。魏健先后在第五、第二、第四纪检监察室工作过,联系过多个地区和部门,而他打招呼帮人办事,也遍及联系过的十多个省区市,四川正是他联系过的地区之一。
据介绍,向魏健输送钱财最多的一名老板是四川商人宋志远,金额达到上千万元。当时他想在四川上马一个项目,希望能获得当地政府支持,为此找魏健帮忙。魏健立刻给当时担任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的李春城打了一个电话,请他关照宋志远的项目。
而据涉案老板宋志远交代,在魏健给李春城打招呼后,当地县委书记就给他打电话,项目“就推动快了,就马上签了协议了。”
面对镜头,戴黑框眼镜、头发已花白的魏健称:“后期我也不是没想过有危险的,只是那时候麻木了,再一个也是觉得,中纪委这地方,谁查中纪委啊?”
中篇《严防“灯下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626nncnw&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曾是高考状元,拿秘密与高官交易,涉案超十亿
袁卫华案是中央纪委机关查处的一起典型案件。这名37岁的处级干部虽然职级不高,但违纪行为却非常严重和恶劣。袁卫华曾经是家乡的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院高材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入中央纪委机关工作,曾经参与查办过慕绥新、马向东、武长顺等大案要案,也曾经立功受奖。他最后走向这个结局,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包括他自己。
袁卫华众多违纪行为中最为突出、最为恶劣的问题,是故意泄露案情。他不止一次将工作秘密拿来做交易,其中第一次发生在2004年,他主动向某副部级干部泄露举报内容。
这名副部级干部任职的地区,属于袁卫华所在的第六纪检监察室对口联系的地区之一,袁卫华因此有机会掌握反映该地区党员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而第一次泄密,就换来了一个超乎他想象的大工程。
这就是袁卫华泄露问题线索交换来的第一个工程,这个保护区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被交给了袁卫华父亲的工程队。在儿子到中纪委工作之前,袁卫华的父亲手下只有一支三五个人的小包工队,只能承接一些防水、房屋翻修的小工程,但他儿子却帮他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承揽工程专业户。袁卫华则要求父亲订立遗嘱,写明“将家庭财产全部给大儿子袁卫华”。多年来,袁卫华利用自己的权力,承揽到总金额超过10亿元的工程项目。
愿意下本钱和袁卫华交往的领导干部,自身往往存在问题,希望他在关键时候能给自己帮上忙。
袁卫华除了通过拿工程牟利,也收受大量财物。党的十八大之后,他仍然没有收敛、收手,泄密内容除了中管干部的问题线索,还包括重要案件的初核方案、审计报告、调查报告等,甚至帮审查对象一起分析情况,出谋划策。
危险的信访干部,泄露举报内容,进行利益交换
袁卫华案的发生,提醒纪检机关行使权力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风险点,就是问题线索的管理。近年来,各级纪委查处的纪检干部违纪问题中,不少都与此相关。天津市纪委就发生了一个典型案例。
赵春阳(刘忠案专案组工作人员):
刘忠本人是信访干部,他能够接到信件,看到信件,然后在这过程中,他就掌握一些信访举报信息,这个信息就成为他跟武长顺进行利益交换的工具。
这个案子,是在对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案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被牵扯出来的。调查发现,天津市纪委信访室原副主任刘忠收受武长顺的财物,向他泄露举报信息。武长顺落马前,在天津是极具权势的人物,但号称“武爷”的他却人前人后对刘忠以哥们儿相待,十分热情。
和武长顺关系好,当时在刘忠看来是件有面子的事,并乐于在人前显摆。而对于刘忠的请托,武长顺从来是有求必应。武长顺帮刘忠用低价买过房子,还帮刘忠的家人安排工作。当武长顺开始向他打听有没有人举报自己、是什么内容时,刘忠自然也就全盘托出。
信访干部看似权力不大,但能接触到的信息却很特殊。刘忠作为信访部门的领导干部,不仅像武长顺这样的领导干部有意和他交往,还有一些商人为此和他拉近关系。在向武长顺泄露信息的同时,他也托武长顺帮商人打招呼拿工程,并从中收受了商人数百万元贿赂,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央纪委对问题线索的管理和处置进行了重大改革,防范风险的发生。党的十八大之前,来自不同渠道的问题线索分散在各个纪检监察室手里,从受理到处置都是由纪检监察室操作。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要求各渠道反映的问题线索统一交由案件监督管理室管理,同时每年进行线索大起底,要求各纪检监察室清理掌握的问题线索,对处置流程作了详细规定,并要求调取问题线索必须经过严格的报批程序,力求在每一个环节上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该查的我绕开,避重就轻我查一下,走人了。”
除了利用问题线索谋取私利,还有个别纪检干部在调查或审理违纪问题时,违反审查纪律,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严重危害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公信力。
沈佳(内蒙古自治区纪委案件审理室原主任):
该查的我绕开,避重就轻我查一下,走人了。那你说他能不感激你吗,但是这种感激你知我知,别人谁能知道呢?
沈佳先后在自治区纪委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担任负责人,都是掌握执纪审查权的核心部门。经调查,他先后收受了45个人的97次贿赂,数额达两千多万。
2016年8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判处沈佳无期徒刑。200多页的判决书逐一认定了沈佳的52项犯罪事实,法院宣读用了一个多小时。
刘贵春(沈佳案专案组工作人员):
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用自己一万块钱的表换别人50万块钱的表,用10万块钱的车换别人50万块钱的车,他觉得收别人的钱是受贿,而换表这种方式是更好的掩护。我们问这个老板的时候,说你不知道有这么大的差价吗?他说我知道。他要能要我的钱,他就能给我办事,值啊,就是这么简单。
沈佳身处纪委核心部门却如此肆意妄为,属于典型的“灯下黑”现象,也警示着如果对“自己人”监督缺失,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针对这些关键点和风险点,中央纪委不断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严控决策权、审批权。在即将提交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的《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中,对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审理、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程序、规则、权限,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为的就是加强监督制约,管住队伍中的大多数,惩治极极少数。
曾办大案出名 在联络地以职务影响力谋私
在纪检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往往就是风险点的所在。除了跑风漏气、以案谋私,另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以职务影响力谋私。
曹立新,中央纪委法规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2014年被免职调查。他曾经在第六纪检监察室工作十多年,长期联系山西。2008年的9.8山西襄汾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他是主要调查人员之一,在山西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曹立新联系山西期间,正处于山西政治生态恶化的时期。而后来主要的行贿人,几乎都是通过饭局结识他的。饭局绝不只是吃饭这么简单,不少人怀着各自的心思而来。冯朝辉就是其中之一,他结交曹立新,打一开始就目的明确——帮助自己晋升职务。
冯朝辉(山西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原纪委书记):
想一定把自己和他的感情也好关系也好拉近。经过临汾这个襄汾溃坝事件,他在这负责查办这个案子,在山西的影响已经很大了。只要他愿意给山西省的任何一个领导打个招呼,那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饭局上结识曹立新后,冯朝辉经常找各种机会和他见面,从吃饭喝茶,到过年过节送卡送物,直到有一次直接送了十万块钱。思想的堤坝一旦开了口子,溃坝的速度就是惊人的。曹立新的违纪违法事实包括收受好处为他人谋取职务晋升,甚至帮助他人逃避调查等情形。
针对发现的问题,中央纪委制定了各种具体规定,对机关干部在地方的行为作出明确约束。
张越(中央纪委第十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未经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与联系地区的工作对象交往;不得向联系地区发布指示,答复有关的咨询和请示;不得与联系地区的党政领导干部、私营企业主进行联系。通过这些具体的规定,就在我们的干部和联系地区之间建立起一道防火墙,防火隔离墙。
除了加强管理监督,中央纪委常委会意识到,要防止权力被滥用,还需要进行组织制度创新,真正形成各环节之间相互制衡的权力结构。过去,对于所联系的地区和部门,纪检监察室承担了多项职能,从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到发现问题线索后决定是否立案审查,到立案之后的具体调查取证,都是由它负责,这意味着集多种权力于一身。
权力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针对这一点,中央纪委明确提出了改革的构想和方向。问题线索管理权目前已经从纪检监察室分离出来,改由案件监督管理室掌握。下一步,地市级以上纪委将探索把日常执纪监督的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执纪监督部门来负责,纪检监察室专司执纪审查,不固定联系某一地区和部门,以避免长期接触带来利益瓜葛。同时,案件审理室作为最后一环,要充分发挥把关作用,对纪检监察室审查的结论不是简单信任,而是要认真审核、充分监督。每个环节各司其职,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
借助科技力量 管理涉案款物、监督信息等
涉案款物的管理,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违纪所得上缴国库,违法所得随案移送司法机关。
李淑梅(中央纪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进入这个库房的时候,首先要有双人双指纹的认证系统才能打开这个门。
记者: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行?
李淑梅:一个人不能。
记者:这个是存涉案物品的?
李淑梅:对,我们这个涉案款物库房是四角都有监控设备,能够达到全方位无死角的工作状态,随时能够回放,看到这里面的工作状态。
记者:状况是24小时,随时都在监控下的?
李淑梅:对的,是的。而且要求我们这个库房至少两个人在这里面工作,单人是不允许的。
中央纪委对涉案款物管理过程进行了专门梳理,从中发现了40多个风险点,针对这些风险点制订了详细的涉案款物工作流程和工作规程。
目前,对于涉案款物在随案移送司法机关之前,中央纪委从现场暂扣,到交接、移送、保管,最终处置,全过程制定了详细的制度要求。同时,涉案款物信息管理系统也正在建设中,从暂扣开始,所有信息都会上传到数字化平台,技术手段和制度管理相结合,保证对涉案款物全程有效监管。
不仅是在涉案款物管理上,对纪检系统的各方面工作的内部监督,都将更多地借助科技的力量。从中央纪委贯通到县级纪委的监督执纪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建成,所有数据和工作进展情况每天进行更新。
所有举措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纪检监察机关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过硬队伍的决心。监督执纪问责的探照灯,不仅是照向别人,也在时时照向纪检机关自己,靠自我监督,靠对风险点的严格管理,靠制约制衡的有效机制,靠科技水平的提升,让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制度轨道上,位于光照亮的地方。
提醒:今天晚上20:00,《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的下篇《以担当诠释忠诚》将在央视播出。
中国网
All About China
中国网客户端
上!线!啦!
9种语言
近80个特色栏目
辐射200多个
国家和地区
共同讲述
同1个中国故事
中国网——你从未和中国如此接近
(来源:央视新闻 新京报 中国青年报)
本期编辑:张安
本期校对:李兆彧
投稿邮箱:misd-zhiban@qq.com
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